跑步和久坐,哪个更伤膝盖?权威研究给你答案

查看: 100| 时间: 2025-03-19 00:36:53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随着年龄的增长,膝软骨的弹性下降、支持力也会减弱,尤其是45岁之后,骨质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也开始下降。

超重、错误的体态姿势等都会导致膝关节负重的增加,而平时我们的走路、跑步、蹲起、跳跃等运动也都需要膝关节的参与,所以保护好膝盖至关重要。

很多人都听说过跑步伤膝盖,甚至出现了”跑步膝“这一名词。但相比于跑步,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久坐行为更多。久坐行为对膝盖有什么影响呢?是保护膝盖,还是损伤膝盖?这两个哪个更伤膝盖呢?

跑步和久坐,哪个更伤膝盖?

发表于美国权威医学期刊《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图源:参考文献[1]

该研究中,来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对25项研究中的1.25万人进行评估,最终选取了17项研究中的1.14万人进行分析。

在排除了肥胖、职业工作负荷和既往受伤史等影响因素后,研究表明,对于普通群众来讲,久坐不运动比跑步对膝关节的损伤要严重。具体差异如下:

休闲跑人群(非专业跑步)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 3.5%

久坐不运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 10.2%

参加竞技比赛跑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 13.3%

不同跑步频率与强度人群的关节炎发病率

图源:参考文献[1]

为什么久坐不动也会伤膝盖?

如上所述,久坐不动伤膝盖的确是事实。韩国一篇发表在《营养、健康与衰老》的研究也给出了一样的观点:久坐(每日坐位>7.5小时)是男性膝关节疼痛和女性髋关节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源:参考文献[2]

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久坐不动的时候腿和膝盖不是都在休息吗?为什么也会损伤呢?

这是因为,关节表面的软骨如同海绵,可以汲取关节滑液来吸收营养。当我们运动时,可促进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同时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进而维持软骨健康。

图源:小荷医典

久坐不动的人群,关节软骨不能在活动中得到滋养,久而久之,因为缺乏营养,我们膝盖的弹性和润滑度随之降低,进而导致关节变脆、容易造成损伤。

膝盖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了

膝关节里的软骨就像我们双腿的缓冲地带,其作用是分担腿部在运动时承担的压力、减少关节面摩擦。

如果膝关节负重增大,会导致膝软骨磨损,软骨的额度被逐渐透支。由此产生了膝关节软骨的损伤,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伤膝盖”。

一般在急性外伤、扭伤后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情况。但膝关节软骨的损伤更多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一定要注意了~

  • 膝盖弹响:一开始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仅偶尔出现膝盖弹响。
  • 隐隐作痛:之后在跑步时出现不适症状,如膝关节隐痛,酸软无力。
  • 功能障碍:最后可能出现活动障碍,如打软腿、易跌倒感,出现关节僵硬、不稳、活动范围减少等情况。

日常护膝,以下几点要注意

1.高危因素,要避免

  • 超重人群(BMI>25)建议通过减重来减轻膝关节负担,如果膝盖已经不舒服,尽可能少背、少提重物,减轻整体的重量。
  •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蹲跪、翘二郎腿等不良姿势,少穿高跟鞋,注意关节保暖。
  • 增加关节缓冲,建议多穿有弹性的、可支撑足弓的运动休闲鞋,以及在运动时选择适合运动的塑胶跑道或者有弹性的瑜伽垫。

2.力量加强,要注意

  • 加强臀腿功能训练,可增强关节稳定性,促进关节软骨营养吸收。
  • 加强足弓训练:踩筋膜球、脚趾抓毛巾、赤足深蹲等方式练习。
  • 核心肌群力量增强:平板支撑、小燕飞、五点支撑等。

(注意:以上运动都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练习)

3.日常锻炼,要适度

  • 如果运动基础薄弱,可以从每天10分钟走路开始,习惯后再慢慢增加5分钟、10分钟,一直到30分钟,这是最能让自己适应且安全的做法。
  • 如果你打算开始跑步,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量,可以每两周增加一次运动量,并时刻注意自身的疼痛感。在运动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拉伸和放松运动,缓解机体疲劳感和损伤情况。

图源:图虫创意

特别提醒

  • 注意特殊人群:老年人以及身体虚弱人群,应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注意量力而为。
  • 补钙:骨质疏松时,关节容易患病,而通过饮食、晒太阳等方法来补钙有利于关节的保护。
  • 疼痛持久不缓解需警惕:刚开始运动发生的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在72小时内会逐渐缓解,一周内基本消退。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疼痛没有随着时间消退,不要继续运动,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