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一旦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就会更轻松更省力,同时也更容易进入状态,不但跑得长,还能跑得更久。
▹定义
这里的“节奏”不止包括了步频,本质上是指自身运动能力在各个方面的最优体现。比如呼吸频率与呼吸深度,在找到了“节奏”的情况下,对于自身来说是最省力最高效的,既不会呼吸太快而心跳加速,也不不会呼吸太深而浪费氧气或肋间疼痛。
大道至简,再难的事,抓住关键,由一个点切入,就没有那么难。
虽然可以通过听节奏感强的音乐或者节拍器的提示音让自己慢慢专注起来,但我个人并不推荐。
因为这样你就不能真正“倾听”自己的身体,达到身心合一。这一点我想凡是有过那种自由自在、身心合一体验的跑者,应该都有体会。
▹具体如何做?
▹完全版
跑步时仔细体会髋关节肌群在“缓冲”与“扒地”时的“核心作用”。说人话就是体会腹部与臀部共同发力,从而带动腿部运动时的那种发力感。(“缓冲”与“扒地”技术的介绍,请参考本人“跑步跑姿与发力的4个关键点”视频)
注意,不是因腿部发力而带动了腹部与臀部,而是体会腹部与臀部为起点,发力带动双腿。
▹简化版
如果暂时感受不到这种感觉,我们可以采用简化版。
跑步时用心体会与感受身体重心即可。
一开始,去感受重心与支撑脚之间的关系。随着跑步次数的增加,就能够越来越感受到身体腾空时重心与双脚的关系。再进一步,就会感受到全身与重心的关系。
这样,慢慢地神经与肌肉的联系与连接会更紧密,最终一定能感受到所谓的“核心发力”。
我敢说,当体会到核心发力时那股惊喜劲过去之后,你很可能会说:原来这么简单啊!
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其他的话
跑步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运动,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与精神状态不同,不能照抄。
学习技术与经验是对的,但不能胡囵吞枣,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多去尝试,认真思考,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跑者,不止于跑,亦善于思。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