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瑜伽、游泳,哪种运动才是最顶级的享受?

查看: 100| 时间: 2025-03-04 05:15:24

当我们长期坚持运动并不断挑战身体极限时,内啡肽带来的“快感”、“愉悦感”


在我们的运动过程中,会不会突然感觉到“蔓延全身的疼痛消失”、“全身舒畅”、“呼吸变得更轻了”、“脚下变得更有力”,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幸福愉悦的情绪中。

这便是内啡肽的魅力。它带来的愉悦感与舒畅感,激励着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也有人称其为“跑者高潮”。

内啡肽是什么

内啡肽是身体在感到疼痛或压力时释放的化学物质(激素),主要在脑下垂体中产生。

也被称为“内源性吗啡”,我们都知道吗啡具有止痛、带来愉悦感的作用内啡肽的作用与其类似,但是完全产生于我们身体内部。

运动产生内啡肽于我们的作用

首先,内啡肽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对痛苦的感知。[1]

在我们长时间运动的刺激下,内啡肽从脑下垂体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脊髓处将疼痛的神经讯号半路拦截住。所以出现了——脚突然变得更有力更轻、全身的疼痛感也突然消失了的感觉

图/sportsv


并且,内啡肽可以增加我们的欢愉感。[2]

2008年,德国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放射性示踪剂([F]FDPN)来跟踪观察跑步者在两小时长跑前后的大脑变化,发现了——大脑中如前额叶皮层和前扣带皮层(负责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的区域)的内啡肽数量增加

这也就是我们运动过程中感觉到“欢愉感”的秘密所在

标有前额叶皮层 (PFC) 和前扣带皮层 (ACG) 的脑图。图/ACC Pinterest

其次,除了降低痛苦感知以及带来欢愉感之外,内啡肽的增加还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压力、降低焦虑,缓解抑郁症症状改善记忆力等

也正是这种“无痛感”、“快感”与“欢愉感”,让一些人出现沉溺、上瘾的症状。在一些研究中,部分人会在没运动的日子里表现出强烈的紧张、疲劳、困惑、悲伤等情绪,状态看起来更差。[3][4]

就如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一天不跑,浑身难受”。

如何获得内啡肽

当然是规律性的运动啦!

3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每周保持3~4次频率最佳,如骑行、跑步、动感单车等有氧运动都可以。如果能够有氧+无氧的结合,效果会更好。推荐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比如动感单车课程、间歇跑等等。

除了内啡肽外,运动还能增加内源性大麻素、血清素、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这是我们运动中后,大脑发生的变化——[5]

  • 锻炼开始5分钟:心率、呼吸、血液流动加快,这时氧气和营养物质也被输送至大脑,从而促进新神经元的生长
  • 锻炼开始20~30分钟:释放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内啡肽降低痛感、提升愉悦感。内源性大麻素起到类似的作用,改善情绪、提升兴奋感等
  • 锻炼后60分钟: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尤其是HIIT,会增加 BDNF 的产生,在脑部可以促进神经元 (神经细胞) 的生长,帮助我们改善情绪、记忆
  • 锻炼后2~4小时: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开始发挥作用。血清素改善睡眠、食欲等、去甲肾上腺素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力、同时提升多巴胺的释放。

那些能让你高兴的化学物质,从左到右依次为: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血清素。图/the.ismaili


当然除了运动,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内啡肽的分泌例如音乐(可以和运动结合)、按摩、吃黑巧、冥想等。

一点彩蛋:“快感”源于“进化”,并且不只有我们能感受到

从进化的角度,人类之所以能体会到运动的“快感”,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往往会为了生存进行长距离的跑步、徒步等。我们需要跨越很远的距离,以获得食物、水以及安全的住所。于是在自然的选择下,越来越适合长距离运动的人类得以生存繁衍

而且并不只有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快感”,还有被我们驯化的狗——

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为耐力活动而进化的物种(人类和狗)在大脑中会响应与跑步相关的激素信号而获得奖励,而没有为耐力进化的物种(如雪貂)则不会。[6]

所以狗狗奔跑时的“开心笑容”,可能就是发自内心的~

内啡肽 VS 多巴胺:高级快乐 VS 廉价快乐?

最后讲讲内啡肽和多巴胺之间的区别,它们都以让我们“快乐”所熟知——

多巴胺是大脑中产生的一种神经递质,它扮演着“奖励中心”的角色。它奖励的并不是我们行为本身只要当我们期望收到奖励时,多巴胺便会告诉大脑,“刚刚做了很棒的事情,我值得获得更多”

所以你发现了嘛?多巴胺产生于对奖励的期望(我们的欲望),奖励本身反而并不是关键。

在经典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中,将铃声与后面给的食物关联后,狗一听到铃声便会流口水。此时狗已经预知到后面会给到美味的食物,反而食物不再是关键

这种机制就导致我们不停地刺激自己,以期望获得更多的奖励,所以我们一条条地刷着短视频,期待下一条更好。这就好比望梅止渴,不仅止不了渴,反而回归现实后会有种“空虚”、“焦虑”感

再说回内啡肽。与多巴胺最大的区别在于,内啡肽是行动之后的奖励,而且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的,是对“坚持者”的奖赏。

运动过程中当双腿越来越重、酸痛感传遍全身时,此时我们再坚持坚持,内啡肽可能便会施加“奖励”,身体一瞬间轻松、呼吸更轻了、双脚也更有力了,仿佛可以再一直运动下去。

多巴胺上瘾后带来的空虚焦虑感不同的是,内啡肽带来的更多的是成就感与舒畅感。也激励着我们下一次的行动,这是一个完全正向的激励循环。



上一篇:跳绳、游泳和慢跑,哪个更适合您? 下一篇:减肥,选择游泳还是跑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