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步时心跳不宜过快?

查看: 100| 时间: 2025-01-22 05:57:38

在跑步过程中,心率的增加是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改变。心率的增加能保证更高的供血量以携带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最终有更好的运动表现。然而在跑步过程中心率的无休止增加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呢?

首先简单理解一下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是由心房和心室共同组成,分别称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以及右心室,同侧心房心室交替收缩舒张。

由于心室的活动最为重要,所以主要以心室的收缩舒张来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这一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而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心率即指一分钟的心动周期数。大家可能简单的得出结论就是心率越快,越有利于心脏的泵血。

然而心率过快真的有利于心脏泵血吗?

心输出量是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心输出量,是指一分钟内心脏通过收缩,把血液泵向全身的血量,每搏输出量则表示心脏每一次跳动所泵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因此,心输出量受到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两个指标的共同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心输出量随着心率的加快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心率的范围,心输出量将不再随心率的加快而增加,心率过快时甚至还会随之而减少。

1. 心率在120次/分钟以下时的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当心率在120次/分以下时,每搏输出量随着心率的加快而增加。此时心输出量因心率和每搏量的共同增加,乘积效应而明显增高,一般人心率通常在120~130次/分时每搏量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其实心率在120-130次左右时,心脏泵血工作效率相对最为理想。

2. 心率在120-180次/分钟时的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随着心率的继续加快,由于心动周期的缩短,心脏的收缩期与舒张期都缩短,特别是心脏舒张期大幅缩短,使得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脏的充盈不足,自然每搏量开始降低,这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由于此时心率仍在增加,也就是说每搏输出量下降,心率上升,其最终乘积是看心率增加的幅度更大,还是每搏输出量下降的幅度更大。显然此时,心率增加的幅度超过了每搏输出量下降的幅度,所以此时仍能保持心输出量增加。但心率此时越快,心输出量的增幅呈现递减

3. 心率在180次以上时的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当心率超过180次/分后,心脏收缩舒张频率更快,心脏舒张时,回心血量明显下降,导致每搏输出量下降十分明显,此时心率加快对心输出量的增加幅度已经低于每搏量减少对于心输出量的降低幅度,使得心输出量呈下降趋势。可见当心率过快时反而不利于心脏的泵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跑步速度加快,超过本人平时水平时,心率达到180次以上时,往往只能维持较短时间,紧接着跑友就由于疲劳而被迫降低速度,其原因就在于当达到较高的心率,心输出量不增反减,也就是说心脏拼了命地收缩,但其效率却是下降的。

看到这里,各位跑友可能不禁长吸一口气,原来“心率越快,越有利于心脏的泵血”是错误的!因此在跑步的过程将自身心率维持在合理范围,将有利于维持较长时间的稳态跑步,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

不同水平跑友最适靶心率范围

与不同运动目标所对应的最大心率百分比

从上图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心率达到180次以上,主要用于发展最大爆发力和最大速度,显然这样的极限强度运动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心率达到180次以上无法用于维持跑步这样的耐力运动。

长时间将心跳保持在180以上,不仅不会带来运动能力的明显提升,其实心脏已经处于过度负荷,缺血缺氧状态,对于健康人来说无非是很快达到疲劳而被迫掉速,但对于心脏异常者来说,就有可能发生如猝死等心脏意外。做好心率的监控,安全有效的跑步才有保障!


上一篇:科学跑步,心率对于跑者的重要性,你了解吗? 下一篇:涨知识|提高跑步能力,搞懂“心率”这个概念就够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24

返回顶部